不管是帅锅还是靓妹,敷面膜对我们来说已很平常。小编就是一个十足面膜控,补水的、保湿的、美白的、去黑头的……不但可以护肤,还可以吓吓人。n(*≧▽≦*)n阳光明媚,秋光大好,面膜一贴开怀笑。如此常见的面膜,你真正地了解它吗?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照顾好自己的脸,让自己更有“面子”,这几乎是每位女性的外在修养。或狭小或广阔的脸部区域,除了五官的美化外,皮肤的美化也尤为重要。而脸部皮肤美化最简单、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敷面膜。
面膜如此常见又必不可少,作为一名IP工作者,笔者从专利的角度带着大家来看看面膜的前世今生。
一、面膜的历史——古人不易
从世界范围来看,最早的面膜可追溯到古希腊及罗马时期,蚀刻画描绘了人们在泥浆中浸浴,将泥浆涂在脸上护肤的情景。
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也早在古时候就有面膜的踪影。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录:“三月三日采桃花,七月七日采鸡血,和涂面上,二三日后脱下,则光华颜色也。”
这大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美容面膜了,但看这方子,细思极恐:掺混了桃花的鸡血敷在脸上,那气味、那颜色,还要敷上两至三天,不得不说,爱美也是需要勇气的;还有一点让快节奏的现代人不能忍的是,这个面膜方子限定了原料的采选时间,采桃花和采鸡血之间长达四个月之久,古人不易啊。
二、敷面膜的烦恼,日韩PK谁更好
所幸我们生在了现代社会,只要你没有选择恐惧症,种类繁多、功能齐全的面膜,总有一款适合你。现代面膜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介质型,介质上浸润着美容液;另一种是无介质型,美容材料直接敷贴于面部,这种类型主要有泥膏型、撕拉型、冻胶型。其中,对于有介质型,人们可以买来面膜纸,自己浸润各种美容液,进行面膜DIY。当然,最为方便的有介质型还是商家直接售卖的单片式面膜。在使用单片式面膜的过程中,你是否和笔者一样,曾遇到过以下两个烦恼呢?看看种类繁多的日韩面膜,是否能解决咱们敷面膜的烦恼。
烦恼一:
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太大的时候,面膜纸会在脸上皱起,影响美容液的吸收;而太小的时候,无论是从脸的长度方向还是宽度方向都有覆盖不到的区域。日本资生堂的这款面膜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该公司申请的专利公开了如下的面膜结构:
▲图1
如图1所示,在用于覆盖两颊的区域(6、6)和用于覆盖嘴角两旁的区域(7、7)内配置有沿脸部的纵向延伸的多条针脚状切口线(10、11)。通过以这种方式配置针脚状切口线,能够使面膜与脸颊的鼓起部分紧密贴合,并且也能使面膜与产生在嘴角两旁的皮肤松弛部分紧密贴合。
特别是,能够利用被设在嘴角两旁的针脚状切口线,通过拉伸面膜,使面膜在下颚两端的位置向左右扩开而调整面膜在下颚两端的位置,因此,即使使用人的脸较大,也能拉伸面膜而使面膜覆盖至下颚的根部。
在用于覆盖下巴的区域(8)内设有沿脸部的纵向延伸的针脚状的切口线(12),这能够沿切口线向左右撕开下巴处的面膜,通过将左右的撕开部分重叠,能够调整面膜的大小。由此,即使使用人的脸较小,面膜的周缘也不会浮起,能与脸紧密贴合。
烦恼二:
个别区域无法顺利吸收美容液
韩国爱茉莉专利公开的用于局部区域的重点护理的面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图2
如图2所示,该种面膜包含正面的面部护理片110和重点护理片120。该正面的面部护理片被形成为像人类面部的形状,具有眼部开口、鼻部开口和嘴部开口,该面部护理片110的整个表面被化妆水或保湿液浸透,且该面部护理片被放置于使用者的面部上。
重点护理片120从面部护理片的双颊的下部的相对两边伸出,使得在利用面部护理片进行面部护理的过程中能够将该重点护理片折叠在局部缺乏化妆水或保湿液的区域上,或者能够将该重点护理片切下来以与面部护理片重叠。
从而能增强地、容易地和方便地护理面部的所期望区域。
三、中国申请人的面膜专利
中国申请人的面膜专利多集中在以植物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的中药类面膜领域。这些植物提取物类面膜专利反应出了申请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特点。
如云南龙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以云南特有的普洱茶熟茶、黑茶或陈年普洱茶生茶、滇橄榄汁2-20%为有效成分的茶面膜,具有排毒、清除人体自由基、抗氧化、抗辐射等功能。
又如地处浙江的浙江建中竹业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祛痘竹炭面膜,采用竹炭粉作为有效成分,该竹炭面膜能防老减皱、增强皮肤弹性、能清理毛孔内堵塞物。
此外,还有各种原料可以从超市、药店中购得的面膜专利。例如玫瑰花、金银花、葡萄籽、黄瓜水、银杏叶、薏苡仁等等,胆大心细的你不妨拿起手边的鼠标,根据自身需求检索相应的专利,试着DIY。
不过,在DIY之前,请先跟我读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本篇文章来自微信订阅号:吹IP,作者:曹志霞)
免责声明:本文章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